10月25日-26日,第二届GIS教育大会暨全国高校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大会以“数智技术赋能新质教育”为核心主题,汇聚全国300余位高校GIS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地理信息与IT领域头部企业高管、技术专家,围绕数智技术赋能GIS教育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共商GIS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

副校长何莲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GIS技术已成为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与全球治理的核心支撑力量。作为中国GIS教育的重要开拓者,武汉大学澳门威尼斯人官网
正积极构建“GIS+AI”融合新生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国际合作,着力培养既驾驭数智技术浪潮、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携手各界谱写GIS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在开幕式致辞。针对当前GIS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他提出GIS教育要贯通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在引入全球GIS资源的同时立足国情,培养兼具全球治理能力与服务国家战略担当的人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致辞中表示,在多方协同努力下,GIS教育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为进一步推动GIS教育适配产业需求,他提出从构建“空间智能+”课程体系、打造“虚实结合”教学实践平台、借鉴“双师型”理念推动企业与高校师资双向流动三方面发力,探索数智技术赋能新质教育路径,共促GIS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超图软件董事钟耳顺、云南师范大学杨昆教授、武汉大学沈焕锋教授、北京大学杜世宏教授、摩尔线程公司总经理胡力武等嘉宾,围绕AI时代GIS教育范式转型、地理空间思维认知机制、数字经济人才素养构建、信息地理学前沿方法及国产算力技术应用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

据悉,本次大会还设置了“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丛书”教材编委聘任暨配套资源对接仪式、全国高校GIS产教融合育人行动计划(第二批)启动仪式、专题报告、主题沙龙等多个板块。
在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GIS人才培养展开交流,重点探讨了AI技术赋能、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与国际化路径等创新策略,以提升教育质量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在学术沙龙环节,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新质生产力的GIS教育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课程体系重构、智能技术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等关键路径,为加快推动GIS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大会另设两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 “AI技术赋能的GIS专业升级路径”“AI驱动的GIS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与会专家结合院校特色与行业需求,分享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案例。
大会举行了“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实验教学丛书”教材编委聘任暨配套资源对接仪式。仪式上,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明社长与顾问汤国安教授为参编教师颁发聘书。据悉,自2024年首届GIS教育大会启动“GIS+教材编委会”以来,丛书编写工作稳步推进。未来,编委会还将规划“GIS+应用系列教材”,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体系。

大会同时发布了“全国高校GIS产教融合育人行动计划(第二批)”,中国矿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加入该计划。该计划在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框架下,推动校企在课程共建、平台搭建、师资提升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旨在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大会的闭幕式上,武汉大学澳门威尼斯人官网
副院长任福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两天时间,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技术赋能新质教育、AI重塑教学模式等议题展开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温度;近200所高校代表跨地域交流,凝聚着对GIS教育事业的热忱。GIS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需持续探索,希望以大会为契机,各方携手拥抱数智变革,共创GIS教育美好未来。

大会举行了交旗仪式。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任福教授代表本次大会承办单位武汉大学澳门威尼斯人官网
,向“第三届GIS教育大会”承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李红波教授递交大会会旗。